1月25日上午,在河南棠河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常文輝和班子成員陪同下,國家級釀酒大師、國家級品酒師、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白酒知名專家張富友蒞臨棠河指導工作。
張富友專家等一行人,不畏嚴寒、冒雪深入生產第一線,堅守傳統釀造工藝,嚴把生產質量關,確保廣大消費者喝到放心酒,純糧酒!
隨著白酒回暖復蘇的跡象越來越明顯,酒企的“馬太效應”也越來越凸顯了。國家名酒渠道下沉,形成了市場擠壓之勢,在這種情況下,區域酒、地產酒為了自身的發展計,必須拿出一套切實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。河南省酒業協會會長熊玉亮在9月26日召開的“2017第三屆瑞城中原糖酒食品交易會”新聞發布會上,再次提出要實現豫酒振興。
如何振興豫酒,據董事長常文輝介紹,品質是品牌的基礎,對于消費者來說,口感、品質與性價比是衡量白酒產品的重要指標。而這些指標的源頭,則是酒質是否穩定。酒質的穩定取決于兩個因素,即技術與原酒。因此,擁有高精尖的技術團隊,包括國家級白酒品酒師便是核心競爭力。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棠河酒品牌,今年以來,棠河酒業通過聘請國家級釀酒大師作為公司技術指導,聯合科研院所傾力打造和提升酒品質量,來響應豫酒振興的政府號召。
棠河酒,因它的產地——古代名泉棠溪河畔而得名,原名為“龍鳳酒”。早在春秋時期,“龍鳳酒”就“聲聞迢邇”。據史記,先秦法家韓非子,因不為韓王所用,憤而出去,結廬隱居在龍鳳山下,著書立說,飲酒賦詩,留有“日里小酌龍鳳酒,夢中常聞棠溪吟”的佳句。相傳西漢末年,劉秀舉兵反莽,被困于龍鳳山下,曾以此酒激將,一舉殺出重圍。劉秀稱帝后,因感念“龍鳳酒”救駕之神功,遂題書“龍鳳美酒,興吾漢室!”,并封為宮廷御酒,公元172年,東漢太尉李成(棠溪河西岸坡李村人)回鄉省親時,曾帶龍鳳酒入俸宮中,靈帝感其味美,遂賞咸千金,當地人民感到“龍鳳酒”酒質奇特,試以此酒入藥,竟治愈者甚眾。東漢名醫張仲景亦用此酒治“消渴證”有神效。故此地釀酒歷數千年,頗負盛名。后來由宋及明,規模更盛,史有“酒市”之稱,現仍有“酒店”其名。靈山秀水,江醅綠茗,傾倒無數英雄,宋朝名將狄青,明都堂王浩,捻軍首領張樂行,均在此留下酒壇佳話。明吏部尚書許灒奉旨前往嵖岈山降香時,因慕名而路經龍鳳山興致所至,吟頌成章:“坐臨龍泉飲‘龍鳳’,站對馬嶺聽鹿鳴,自古名泉何其多,哪得棠溪景致勝。”
一九九四年五月,經國家商標局批準,“龍鳳酒”正式注冊為“棠河牌”商標,即取用棠溪龍泉水加漿、降度、精心釀制而成之意,主要有棠河醇、棠河總統宴、棠河特曲、棠河原糧、棠河醉劉秀,以及近年新近推出的嫘祖故里等八十多個品種,產品曾先后在國內外舉行的白酒大賽中獲得省優、部優、國優精品獎、國際金獎、中國國貢名牌等三十多項榮譽稱號。